2020年兰州城市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1.传媒学院专业介绍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国际传播视野,掌握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本能力,能够进行全媒体新闻的制作与传播,能在新闻宣传机构、网络新媒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普通类
主要课程:新闻学专业导论、基础写作、影视节目制作、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传媒伦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评、论新闻编辑、融合新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新闻摄影实训、摄像基础实训、非线性编辑实训、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融合新闻创作实训、工作坊实践、专业知识拓展进阶群选修课程。
专业优势与特色:坚持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确定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核心专业,是校级扶持建设专业,拥有行业导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具有良好的实践实训教学平台。专业适应传媒发展注重媒体融合,本着贴近媒体、贴近实践、贴近学生的理念,模拟主流媒体的实际环境,实践教学体系贯通培养全程;以对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新闻内容报道为主线,强化文字、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的核心能力,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优良、人文素质全面、思想品德高尚的全媒化新闻传播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网络与新媒体思维,具有国际传播视野,掌握网络与新媒体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新媒体运营的流程,具备新媒体技术操作、新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推广发布的能力,能在各类专业网站、传媒机构、传媒公司、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新媒体创意策划、编辑制作、推广发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普通类
主要课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导论、基础写作、影视节目制作、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摄影、传媒伦理与法规、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合新闻学、新媒体编辑、新媒体舆情监测与分析、新媒体运营、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闻摄影实训、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实训、摄像基础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非线性编辑实训、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短视频创作实训、新媒体数据分析实训、工作坊实践、专业知识拓展进阶群选修课程。
专业优势与特色:坚持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国家战略的支撑专业之一,为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确定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专业之一,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实践实训教学平台,具有丰富案例教学库。专业对接行业需求,以新媒体运营流程为主线,强化新媒体技术操作、新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推广发布三个基础能力,突出网络新闻写作能力。以案例教学、项目实训和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优良、人文素质全面、思想品德高尚的全媒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影视艺术素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与包装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在影视制作公司、各级电视台和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创与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艺术类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导论、基础写作、传媒伦理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广播电视概论、视听语言、艺术概论、影视节目制作、电视稿本创作、电视编导基础、影视剪辑艺、术电视新闻报道、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摄像基础实训、非线性编辑实训、电视新闻制作实训、微电影创作实训、纪录片创作实训、电视音乐音响实训、电视专题片创作实训、工作坊实践、专业知识拓展进阶群选修课程。
专业优势与特色:坚持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行业导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具有良好的行业资源和实践实训教学平台,拥有完备的影视作品创作全流程制作设备,拥有丰富的案例教学库。专业聚焦行业需求,以影视节目制作的流程为主线,坚持技术应用与作品创作双轮驱动。聚焦岗位核心能力,以案例教学、项目实训为导向,实践教学体系贯通培养全程。聚焦影视后期制作,着力培养能够“写得出本子、扛得起机子、做得出片子”的编导与制作的应用型人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播音与主持的核心能力,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机构、影视文化公司等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全媒体记者型主持人、影视配音、文化礼仪主持等工作,集采、编、播为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艺术类
主要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导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础写作、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传媒伦理与法规、播音主持艺术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影视节目制作、艺术概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学、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艺术、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即兴口语表达、出镜记者与现场报道、文艺作品演播、语音与发声基本功训练、摄像基础实训、主持人形体与表现力实训、新闻播音与主持实训、节目主持实训、非线性编辑实训、主持人思维训练、影视配音实训、礼仪主持实训、工作坊实践、专业知识拓展进阶群选修课程。
专业优势与特色:坚持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校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双师型教学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和良好的实践实训教学平台。专业以案例教学、项目实训、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实践教学体系贯通培养全程。训练学生 “有稿能播、无稿能说、提笔能写、前期能拍、后期能编”的专业技能。通过以赛促学、实景教学和工作坊实践,培养以播音主持为核心,兼具新媒体传播、节目创意与制作、全媒体采访写作的“以播为主、一专多能” 的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应用型人才。
2. 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地理科学理论扎实、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较高的教师教育职业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现代地理科学发展需要,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历。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师范类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地图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教材教法。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担任中学地理、历史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师,还可在资源环境、城市规划等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85%以上。
考研情况: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20%。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时具备在国土资源环境管理、城乡规划建设等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生产、应用、技术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毕业生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学历。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地理科学类
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学、地图设计与编绘、GIS设计与开发、测绘学基础、GIS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
就业前景:可在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考研情况:新专业2020年招生
环境工程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2.0”,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应用“三废”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等从事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管理和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普通类
主要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以及各类实践训练课程。
就业前景:在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战略的大背景下,对环境管理、污染物治理技术、环境监测、环境咨询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是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的重大机遇。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3%以上。
考研情况:本专业毕业可以参加所有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考试,近年来毕业生主要考取专业集中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林学、植物学等专业,录取学校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省内外“985”、“211”和省属重点高校。
城乡规划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专业规划编制单位、管理机关,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五年 专业类别:普通类
主要课程: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在城乡建设、国土规划、土地管理、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环境保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大型企业等部门从事规划与管理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80%以上。
考研情况:城乡规划专业考研方向主要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目前已毕业学生考入的高校主要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海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
3.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能够在信息与通信领域进行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及其他信息设备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工程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工程、宽带接入技术、光传输技术、移动通信系统、4G全网建设及优化、通信导论、数据通信技术、通信工程项目实施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类别:普通类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的分析、设计、技术开发、安装调试、工程交付、项目管理和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复杂软件系统能力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在多学科跨领域发展的能力,在云应用领域中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人机交互与界面设计、Web应用系统开发、软件工程实践、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云应用系统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类别:普通类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在大中型软件企业中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高性能平台构建、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软件系统设计、软件编码与测试、软件系统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大数据工程师为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信息科学、数理统计及数据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及数据安全的相关技能,能够在信息产业及大数据相关领域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运维部署等工作的高级工程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挖掘算法与实现、Hadoop大数据平台部署与开发、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Mahout)、数据可视化技术、虚拟机与云计算、Java Web应用系统开发、Web组件与框架开发技术、大数据专业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IP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Linux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虚拟机与云计算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类别:普通类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在信息产业及大数据相关领域中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运维部署等方面的工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实现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认知技术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脑与认知科学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数据结构、决策支持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智能仪器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类别:普通类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主要在工业企业、信息网络、信息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智能化产品开发与设计、安装调试、工程交付、项目管理和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物理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理学专业知识及相关交叉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在物理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和教育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工学及实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子技术及实验、电动力学、物理学方法论、物理学史、固体力学、计算物理学、非线性动力学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类别:师范类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进一步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从事物理教学以及其他相关行业部门的技术工作。
4.国际文化翻译学院
翻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基础、良好的翻译专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胜任商务笔译、商务口译及相关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服务城市类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现代汉语、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翻译概论、初级笔译、中级笔译、口译听辨、联络口译、交替传译、商务笔译、商务口译、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等。校企合作课程主要有:翻译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入门、翻译项目管理、职业礼仪与翻译道德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方向已累计培养毕业生近200人,现有在校生100多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数年均位居全校前列,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翻译公司、国际航空公司等涉外部门从事商务翻译、国际商务相关工作,以及考研深造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汉语和英语基础,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对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继续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相关学科硕士学位,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或涉外机构、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相关的语言文化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教师教育类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中国古代文学、中华才艺训练、英语精读、英汉汉英翻译基础、英语口语、英语基础写作、第二外语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就业去向主要有考研深造、海外汉语志愿者、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师、新闻出版编辑、企事业单位语言文字工作等。
5.化学化工学院专业介绍
化学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必要的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基本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扎实的从教技能,能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应实现如下目标:
目标1: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忘我的奉献精神;
目标2:能综合运用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化学教学问题,熟练驾驭、示范、引导化学课堂教学;
目标3:运用最新教育教学理念,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法进行深入地反思,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研究;
目标4:具有较强的德育管理能力,能实施多元评价,引导中学生生涯规划,能有效沟通和交流,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者和引路人;
目标5:掌握化学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
目标6: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
1.践行师德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师德规范,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具有依法执教意识,能潜心教书育人。
2.学会教学的要求,熟练掌握化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精神;能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法进行深入地反思,运用最新教育教学手段和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研究。
3学会育人的要求,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能引导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熟悉化学学科与相关学科以及社会实践的关系,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进行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学会发展的要求,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能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掌握教师所必需的语言技能、沟通与合作技巧,能与学生、同事、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工基础、仪器分析、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学综合实验、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等。
学制与学分要求: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学生至少应修满158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平台49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课程23学分,专业课程平台26学分,实践环节平台20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平台40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人文学科素养及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具备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能够在化工、资源、能源、冶金、环保、材料以及生物、医药、食品、信息、国防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工作。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学生在毕业5年后应具备以下能力:
目标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工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学,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目标2:掌握并熟练运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接受过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与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具有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
目标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创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循责任关怀的主要原则;熟悉化工生产事故的预测、预防和紧急处理预案等,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目标5: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在达到以下12条基本条件方可毕业:
1.工程知识: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化工生产和安全管理等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实验测试、工程推理、数学建模等方法,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化工生产工程过程、安全管理等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设计符合生产要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工程问题: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生产各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针对化工生产各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使用现代专业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依据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分析、评价化工生产各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化工生产中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化工生产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化工生产领域内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
学制与学分要求:四年制本科。本专业学生至少应修满160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平台50学分,学科基课程平台课程37学分,专业课程平台33学分,实践环节平台40学分。
6.教育学院专业介绍
小学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西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全科培养、学有专长”为目标,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理想坚定、素养综合、师德优秀、乐教适教,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小学师资。毕业生需要掌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教育科研能力和班主任工作技能,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其中一门课程教学,能兼任其他两门或多门课程教学。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师范类
主要课程:儿童发展与认知学习、教育学原理、德育与班主任、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小学英语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班级管理、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师书写、教师语言、美术设计、音乐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西部及甘肃省内小学,能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
应用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心理学理论素养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核心能力,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师范类
主要课程: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西部及甘肃省内中小学、职业学校及其他教育与社会服务机构,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咨询与社会心理服务等工作。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进行学习资源的开发、管理与评价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复合型人才。能在中小学及中职学校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研究、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工作的专业人才,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师范类
主要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研究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静态、动态网站开发、计算机网络、教育传播学、摄影技术与艺术创作、影视摄影构图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电影电视剪辑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电教)部门、教育培训公司、新媒体等机构就业,能够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学视频制作、多媒体及新媒体作品创作、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教育技术学研究等工作。
7.旅游学院专业简介
酒店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酒店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具备较强的现代酒店前厅、客房、餐厅等方面实践操作能力、现代酒店基层管理能力和专业意识,掌握现代饭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从事饭店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的理论和模式,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公关能力和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能力,并取得至少两项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普通类
主要课程:旅游学、管理学概论、旅行社管理、导游理论与实务、饭店(酒店)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英语、英语口语与听力、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旅游地理学、酒店督导理论、旅游公共关系等。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掌握现代旅游管理与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旅游管理能力,扎实的导游与饭店服务的理论、方法、操作技能,又拥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旅游行业、酒店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和培训师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师范类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市场营销学、饭店(酒店)管理、导游理论与实务、旅游英语、酒店服务与管理、公共关系学、服务礼仪与形体训练、管理信息系统等。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形象气质、艺术修养、职业素养、外语水平和管理能力,掌握民航服务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民用航空领域高端服务与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学制:四年 专业类别:艺术类
主要课程: 民航概论、民航服务礼仪、民航服务英语、民航客舱服务管理、民航客舱安全管理、民航乘务员基础教程、民航客舱设备操作管理、民航法律法规基础、民航服务运营管理等。
8.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师范类,主要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潜能,能在中学从事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以及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层次:本科 |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
学制:四年 |
专业类别:师范类 |